后中导条约时代,来了!
2019加入学术plus丨2018学术大礼包丨2017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
2019年5月21日,美国“鹰派”智库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CSBA)发布报告《公平竞争:后中导条约时代,美国战区导弹归来(Leveling the Playing Field :Reintroducing U.S. Theater-Range Missiles in a Post-INF World)》。
报告探讨了陆基战区导弹对美国国防的潜在战略和战术贡献,预估了战区导弹各种近中程选项的成本,认为部署战区导弹将使美国能够更具战略选择,重获军事优势,并增强摄止大国冲突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威胁分析和作战想定都剑指中俄。(本研究报告只涉及常规武器,不涉及核武器。)
文章仅供参考,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CSBA报告《公平竞争:中导条约结束,美国战区导弹归来》
作者:Jacob Cohn, Timothy A. Walton, Adam Lemon, Toshi Yoshihara
编译:学术plus高级评论员 元男
-1-
美国全面退出中导条约
“陆基战区导弹”大展身手
2019年2月1日,美国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并将此归咎于俄罗斯长期发展的陆基巡航导弹(北约代号SSC-B)已严重违反了该条约。六个月过渡期眼看就要到了,美国最终全面退出该条约即将成为现实。
美国将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之间的陆基发射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高超声速导弹都称为“陆基战区导弹”。所以,如今美国可以自由地发展战区导弹,它将有权将几十年来禁止使用的所有此类型武器重新投入使用,从而为美国的决策者们在制定战略构想和任务计划时提供新的选项。
所以在后《中导条约》时代,包含弹道式、巡航式和助推滑翔式的陆基战区导弹对美国及其盟友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战术价值。
-2-
美国深感不平衡的原由
美国认为,中国和俄罗斯目前拥有的大量、多种类型、灵活好用的陆基战区导弹,这些可实现精确打击的导弹可以打击机场跑道、岛礁建筑、船只车辆等,这无疑是中俄实现力量投送和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的关键。
与此相比,在中导条约中止前,美国却没有相对应的武器,其地面打击武器仅限于近程火箭炮和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虽然陆军计划发展射程1600公里以上的武器,但目前射程在300至13000公里间的现役导弹美国仍是空白(编者注:一万三千公里为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
该报告认为,中国拥有数以千计的陆基战区导弹,而俄罗斯也拥有至少100多枚陆基巡航式战区导弹。虽然美军利用飞机、舰船、潜艇等平台也可实现多种精导弹药的远程打击,但利用这些平台实施打击的成本比陆基发射导弹要高不少。
虽然这些陆基战区导弹对美国本土的威胁有限,但俄罗斯、中国正是利用地理纵深和在一些争议区域的“主场优势”,通过部署陆基战区导弹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构成严峻挑战。
该报告以中国射程4000千米的DF-26导弹为例,认为通过其在中国东北、中部甚至南海岛礁上部署,不仅可以覆盖包括日本冲绳的美空军基地在内的第一岛链内目标,还可以覆盖关岛美空军基地在内的第二岛链内的目标,甚至威胁到澳大利亚、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美国阿拉斯加部分地区。类似射程的俄罗斯导弹,也可以实现对欧洲、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和西北部等地区的打击。这类导弹的反舰型号,将使距离海岸线数千公里外内的美国海军都会处于危险境地。而美国可是要致力于保护从日本到菲律宾这条长2500公里长的地带的。
机动式弹道导弹与助推滑翔导弹可以在遍布中俄的大量公路/铁路网上进行部署的,这给美军带来难以探测、跟踪、拦截的问题,一旦在短时间内发射,预计10至15分钟就可以打到美国海外基地。
如果在中俄冲突中,美国由于忌惮包括飞机、舰船在内的高价值的前沿部队受到毁灭性的第一波攻击,而被迫回撤至夏威夷或澳大利亚这样中国陆基战区导弹无法触及的区域,这会让美国对盟友的安全承诺的可信度受到损害,因为盟友们原本还指望着美国会有强有力的军事存在。无法想象当美军在发生冲突时第一个行动居然是把飞机撤出冲绳基地、舰船撤出横须贺基地,日本会咋看美国?
更糟的是,在冲突中甚至结束后,这种盟友间关系的裂痕会有利于中国。因此,导弹威胁不仅仅体现在战术上,它所带来的外交和政治代价是巨大的,从而让美国扩大其威慑的目标失利,也对盟友失信。欧洲也是类似的情况,俄罗斯的战区导弹覆盖整个欧洲境内,这给美国的北约盟国们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从而导致它们可能想把欧洲的安全与美国脱钩,所以美国需要在欧洲进行相应部署才能让北约盟国安心。
另外,从拦截效费比上考量,对战区导弹实施拦截并不划算。俄罗斯和中国大量的“战区导弹”迫使美国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导弹防御,导弹防御武器的成本往往显著高于进攻性导弹,“萨德”拦截弹成本为940万美元,“标准-3”导弹为1280万美元,而中国DF-16导弹成本仅为600万美元(编者注:此为CSBA智库根据其外国导弹估算软件预估的价格),按照2枚“萨德”拦截弹拦截1枚DF-16导弹计算,实施拦截的效费比达到1:3。
-3-
美国陆基战区导弹发展
初步设想
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高超声速导弹各具特色,需要按照导弹特点和作战任务来针对性使用。巡航导弹成本较低,但速度较慢、易被拦截;弹道导弹和高超声速导弹速度快,且高超的飞行轨迹复杂、拦截难度较大,但成本较为昂贵。所以应结合上述特点,制定更为有效的作战行动方案。比如,一小部分高超声速导弹和弹道导弹可以先行瘫毁敌方防御系统,后续大量巡航导弹实施攻击,为其它部队创造更多机会。
战区导弹可通过分散、机动、伪装、隐藏和欺骗等主被动防御手段,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生存性,并让对手分出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对其进行侦查监视。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对导弹发射装置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形成弹药仓库网络,以确保导弹发射架无需长途奔袭,就可以在多个地方快速补给弹药、燃油和相关材料。
美国可将远程导弹部署在阿拉斯加、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区,将“战区导弹”部署于盟友境内美军基地等区域,通过分散、机动、伪装、隐藏和欺骗等被动防御措施,通过与盟友协商,建造大量的发射及防御工事,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
美国可将中远程战区导弹部署在阿拉斯加、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区,将中近程战区导弹部署于盟友境内的美军基地上。
值得注意的是,从针对我国的导弹部署图中可以看出,该报告考虑了美国阿拉斯加空军基地、关岛空军基地、迭戈加西亚海空军基地、冲绳空军基地、廷德尔澳大利亚空军基地及日本、韩国陆上基地的部署方案。
-4-
陆基战区导弹
作战价值
(一)部署于前沿的陆基战区导弹,将具备扩大威慑、快速打击、防不胜防的效用。其通过隐身、机动、电子对抗等突防措施,高效穿透对手防御系统,而机动式陆基战区导弹更有望在高烈度战争中生存。
(二)陆基战区导弹可弥补美军空中与海上打击能力不足。处于中俄导弹攻击范围内的美军前沿基地,存在战时被瘫毁的风险,而大量非隐身的美空军三代战斗机和轰炸机难以穿透中俄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实施打击,所以,美军并不能确保在大国冲突的初始阶段就能取得制空权、制海权,而且冲突一旦消耗起来,由于亚太及欧洲地区远离美国本土,美军位于前沿存储油料、弹药和维修备件的后勤保障设施被毁坏后,其后勤保障能力也堪忧。
(三)陆基战区导弹可为其它部队遂行于作战区域保驾护航。通过陆基战区导弹可先摧毁敌方重要节点和防空反导系统,之后一轮巡航导弹齐射进一步降低敌人反抗能力,为美国空军战斗机和轰炸机进入作战区域创造有利条件。
(四)增加敌方作战成本。部署“战区导弹”,可迫使敌方远离“战区导弹”作战范围,额外部署反导系统对“战区导弹”进行探测、跟踪、拦截,或增加战斗机架次对导弹阵地进行打击。在和平时期,诱使俄罗斯与中国增加导弹防御系统投入,开发对“战区导弹”进行打击的持续监视及打击系统等。
-5-
作战想定
报告中设想了与中国、俄罗斯、朝鲜发生冲突的场景,分析了美陆基战区导弹的作战样式。
在与中国的台海作战的想定场景中,中国在第一岛链以内,特别是台湾海峡附近部署了强大反舰和防空力量,迫使美海军舰船远离台湾,削弱其介入台湾的能力,并保护其登陆部队。通过发射部署在台湾、日本本土、冲绳基地、关岛基地的、射程从750到4000千米的陆基战区导弹,打击中国舰基和岸基的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从而获得作战通道,使得美国空军及其导弹能够打击登陆舰。另外,中国如果使用空间态势感知传感器、卫星下行链路和控制站以及反卫武器来攻击美国及其盟国的卫星,这将会让美军的指控(C2)和情监侦(ISR)系统降级。美军可以利用陆基战区导弹攻击它们,重夺制天权。
在美俄冲突的想定场景中,俄罗斯侵犯了北约盟国立陶宛,并利用其强大的防空反导系统夺取整个东欧的制空权,美国可以利用“战区导弹”迅速瞄准俄罗斯防空反导关键节点,为其它部队摧毁俄罗斯防空反导系统和地面机动部队提供了作战通道,如果陆基战区导弹装载了反装甲或区域效应的战斗部,也可以在冲突初期就直接攻击俄机动部队,或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提供快速响应火力。
在美朝冲突的想定场景中,朝鲜可能计划对日本或韩国动用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陆基战区导弹则要完成快速“发现即摧毁”的打击任务。
总而言之,从战术意义上讲,陆基战区导弹可以将高价值的敌方目标置于危险境地,同时协助美国空军和海军进入高烈度战争区域,从而有助于在具有挑战性的作战场景中开展军事行动。从战略意义上讲,陆基战区导弹还会迫使对手投资那些昂贵的导弹防御系统,并在未来的军备控制谈判中增加美国的谈判筹码。它们具有扛得住一波敌方常规打击、可持续战斗的能力,这有助于在危机和冲突时期让美国盟友安心。上述战略、战术红利,有望阻止美国长期以来军事优势不断被削弱的趋势,巩固美国的竞争地位,增强美国的威慑作用,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石。
-6-
消除质疑的“精神喊话”
一些战略分析家和政策制定者仍然担忧美国发展陆基战区导弹的前景,其实这些都不足为虑。
首先,有人担心美国重新部署陆基战区导弹会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尽管这的确可能会加剧大国间的竞争,但中俄已经部署了多种能够打击美国领土的陆基导弹,美国如果停滞不前,会让中俄获得无法遏制的优势。所以,美国发展陆基战区导弹应被视为只是一种对竞争的回应。
其次,有人担心常规威慑失败,一些人担心这样的常规打击可能引发核升级。其实,大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学习如何应对核升级的风险,此外,核升级并不像批评者所设想的那样是自动引发的。想要解除俄罗斯或中国武装,美国得在很大的地理范围内实施大规模的导弹攻击,这在冲突一开始并不现实。中俄领导人会也会根据现实考量,评估面对少量攻击时是否需要动用核武器,因为一旦动用就会导致毁灭性的、政权消亡式的打击。
第三,有人担心美国盟国可能会拒绝其领土的让美军部署和使用陆基战区导弹。然而,盟国应该会欢迎部署它们,因为这将增强威慑并提供向前作战的能力,也实现了美国的安全承诺。即使盟国不方便在和平时期部署,美国也可以在危机期间部署到盟国,而一些远程战区导弹在美国领土上部署即可。
-7-
研发与使用成本匡算
通过对美国可用的导弹方案进行审查,发现尽管由于各自的技术成熟度和复杂度的差异,其包含研发、测试、评估、采办在内的成本不尽相同,但陆基战区导弹的作战数量可在5到10年内确定。
报告将导弹按照射程分为近程(500-999公里)、中近程(1000-2999公里)和中远程(3000-5500公里),按照类型分为打击地面固定目标和打击海面活动目标的导弹,其中又细分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助推滑翔导弹。以2018年美元购买力计,对导弹单枚采购、单套采购(编者注:单套成本指的是以12枚导弹为一套的系统的成本)和研发成本进行预估。
具体如下表1所示。其中橙色表示近期选项(5年内形成能力),紫色表示中期选项(10年内形成能力)。近期选项主要包括正在研发的近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需要改为陆基发射的中近程战斧巡航导弹。中期选项主要包括中程弹道导弹和中远程各类战区导弹,包括“潘兴3”中程弹道导弹、小型化低成本中程弹道导弹、中远程弹道导弹、陆基发射的中远程增强型战斧导弹、中远程助推滑翔导弹。
-7-
结 语
陆基战区导弹是美国目前所缺乏的强大的打击手段。未来,陆基战区导弹将产生战略收益,特别是当导弹的部署数量和方式足以改变对手的战略演算时,它们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可信的美国作战态势,即使威慑失败而冲突起来,它们也会阻止敌方作战目标的实现。这些优势将反过来增强美国的常规威慑力,而这是世界主要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陆基战区导弹向中国和俄罗斯施压,有可能让其将经费投资于昂贵的防御措施上,减小在投掷力量上的投入。
陆基战区导弹的竞技场,美国要回来“公平竞争”了。
(全文完)
元男,学术plus高级评论员,专注于未来行动概念、装备能力等领域研究。
CSBA《走向大国竞争时代的美国空军报告》未来重点发展机型一览丨【CSBA】美国“忽悠”英军参与大国竞争,还送上一份研究报告丨CSBA:增强驻欧美军,武装波兰!丨《欧洲威慑倡议2019》丨CSBA“跨域网络战”训练手册……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更多观点或进入公众号“个人专栏”结识“学术plus”专家作者团队。
展望2019
人间不合逻辑,同志尚须努力丨2019年的世界与中国丨智库2019:救赎与涅槃丨2019 全球财经关键词丨2019 法学界大事件丨2019 全球财经关键词丨2019 后真相时代的痛点丨2019 世界战斗机如何发展?
点击领取:2018学术大礼包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图片均来自与网络。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